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粮食产量不会大幅增长 农民增收应该向何处发力 
2005-5-27

 
  虽然今年国家继续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但受粮食产量不会在去年大丰收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和农产品价格不可能大幅上涨的制约,今年农民增收将面临巨大压力。2004年,一系列利好因素使三农困局出现重大转机,可谓来之不易。


  今年农民能否持续增收,关乎改革的成果能否巩固和老百姓的信心能否增强。因此,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农民增收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请他解答今年农民增收将面临何种困难和政府工作将向何处着力。


  几大因素制约增收


  在今年制约农民增收的若干因素中,韩俊认为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是很大的。尽管国家出台了力度相当大的限制涨价措施,但作用非常有限。在去年上涨的情况下,今年农资价格仍保持上涨势头。今年一季度化肥、种子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以上,农药、农膜和柴油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程度不同的上涨。农资价格的上涨,将侵蚀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将对今年农民增收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去年中央财政支农力度之大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但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还是粮食增产和农产品涨价。韩俊认为,今年粮食增产的幅度不可能太大,农产品价格也不会大涨,将成为农民增收的另一大制约。从粮食生产来看,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加之粮食价格相对较高因素的推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仍较高,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将会继续有所增加,如果气候条件正常,预计2005年粮食产量将保持稳中有升,略高于2004年,但是实现9600亿斤有一定难度。从国内需求来看,2005年国内粮食需求将超过9880亿斤,若按照9600亿斤的产量计算,全年粮食产需仍有280亿斤左右的缺口。这就决定了2005年粮食价格可望稳定,暂时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由于产量将有所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粮食价格总体上也不会有较大上涨。进入2005年以来,粮食市场销售价格继续维持在去年底的价位上运行,比较平稳,新涨价势头较弱。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小麦、大米等粮食价格将基本维持目前的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但是,如果考虑其他因素,粮食生产和价格前景则存在不确定性。其关键问题在于下半年粮食生产条件不确定。去年实行粮食直补,虽然农民人均所得数额不多,但因为是历史上的首次,初始效应很好。2005年直补的激励效果将不如去年。另外,由于去年玉米出口锐减,不可能指望大规模出口玉米拉动国内价格上升,2005年玉米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大。而今年如果粮食价格下降,同时农资价格坚挺,粮食的比较效益就将明显下降,这将不利于保持农民的秋粮生产积极性,存在着秋粮减产的可能性。


  韩俊说,我国一直存在的农产品进出口逆向调节,也将在今年打压国内农产品价格,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利。2004年小麦进口比2003年增长152倍,玉米出口则下降858%。与此同时,棉花进口达到创记录的1984万吨,是2003年的21倍。2004年对玉米和棉花供求形势判断有误,不仅没有熨平国内市场波动,超量进口反而打压了国内价格。到2004年秋季,棉花已跌破成本价。今年尽管市场行情看跌,进口小麦仍大量涌入。据海关统计,2005年前两个月,进口小麦1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747%;同时,出口玉米61万吨,同比减少41%。如果不及时改变此种逆向操作,谷贱伤农再次出现并非危言耸听。


  稳定粮价是关键


  韩俊认为稳定粮棉市场价格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后2年~3年内粮价下跌的可能性要远大于粮价上涨的可能性。如果出现粮价大幅度的回落,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从去年粮价上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来看,稳定粮价对今年农民增收也有重要意义。


  要稳定粮食价格,首先是在放开粮食收购价格的同时,落实好对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要保证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敞开收购。另外,限制玉米出口的政策会打压国内玉米价格,有可能造成卖粮难。因此,要恢复对玉米出口的鼓励政策,适当扩大玉米出口。在小麦丰收后,今年要控制好小麦进口的数量和节奏。去年进口棉花198万吨,大大超过894万吨的配额,而且配额外关税由40%降至1%,与配额内相同。尽管棉花进口是企业自主经营行为,但是配额发放和配额外关税降低却是政府作出的决定。主动大幅度扩大棉花进口配额,对国内棉纺行业有利,但却没有兼顾棉农的利益。因此,要合理确定今年的棉花进口配额,防止由于进口调控失当,超量进口打压国内棉价,损害棉农利益。


  去年和今年,国家为限制农资价格上涨,对化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优惠电价、对尿素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50%,等等。韩俊认为,为落实这些政策国家付出了几十亿元的代价,但基本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通过行政性的方式限制农资涨价,不但难以真正奏效,而且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资的供给能力。因此,他建议取消对化肥企业的各种行政性限价措施,取消在生产、运输环节对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直接用这笔资金补贴农民,建立对农民使用化肥的直接补贴制度。这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


  另外,韩俊认为基于去年的教训,今年要将粮、棉等农产品的进出口政策与国内政策协调好,防止出现逆向调节。由于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联动性和复杂性,进出口管理上的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应进一步改革农产品进出口管理体制,建立宏观调控部门与农业部门、农产品进出口管理部门间的高效互动机制,建立协调的农产品外贸调控体系。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不是相反。


  为增收释放空间


  随着2005涨价增收增产增收的空间压缩,今年农民增收空间在哪呢?韩俊认为,今年要更加重视节本增收优化农业结构增收改善农民就业增收,从这三方面为农民增收释放新空间。


  当前,在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必须控制农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这将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9%,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48%。农民购买力低,但农村物价上涨却高于城市,是不正常的。农村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日用消费品,不合格率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为严重,销售渠道混乱,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要尽快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建立有效的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要以扩大连锁经营、重点加强便民设施建设为主,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商品消费品分销渠道,发展销售代理制等营销方式。为农民省钱,让农民花钱放心就是帮助农民增收。


  另外,韩俊认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应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现在有的地方重视了粮食生产又忽略了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出现了倒退。这不利于农民增收。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应加快林业和畜牧水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大农业中的比重。


  目前,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仍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一方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进一步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就业条件。去年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农民不愿干。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农民工实际工资基本没有变化。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说明以往那种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了。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在工资问题上集体讨价还价意识也在增强,企业必须重视合理确定农民工工资,并改善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和居住环境。要完善有关法律和法规,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也是2005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05年4月30)


  2005-05-26 来源:瞭望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信息网 阅读次数 [1158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韩俊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调研时强调 高质量开展“三农”干部教育培训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强调 谋细抓实明年“三农”各项重点任务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农业农村部召开“四强”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 
 “千里眼”“顺风耳”让种地更高效 
 “五个统筹”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各地秋粮收购进入高峰 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421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3893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3833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38145]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38081]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7192]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37095]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693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6638]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6428]
   

江源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