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张桃林在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
2012-2-10 |
|
|
|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总结交流2011年农业机械化工作成效,研究推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重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成效,进一步巩固农业机械化发展好形势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按照去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实现了“十二五”农机化工作的良好开局,巩固了农业机械化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亮点,为全国粮食实现“八连增”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也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年农机化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11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亿千瓦,同比增长4.5%;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分别达到433.8万台、43.6万台、17.9万台,分别比去年增长10.6%、30.9%、38%;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保有量比例从2010年的1:4.55提高到1:4.2。农机工业产销两旺,规模以上(即年产值2000万以上)农机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2900亿,同比增长30%左右。
——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预计2011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连续六年保持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快速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33%,在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增7个百分点,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25%和67.5%,同比分别提高4个和3个百分点。
——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持续扩大。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稳步增加。水稻机插秧新增2400万亩,总面积跃上1亿亩的新台阶。农机深松整地面积达到1.6亿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500万亩,新增1900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化肥深施、高效节水灌溉分别达到4.69亿亩、4.89亿亩和1.92亿亩。马铃薯机播机收、油菜机播、花生机收面积增长幅度均超过20%。
——农机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全国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全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超过17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达到2.7万个,比去年增加23%。预计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4400亿元,比去年增长6%以上。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报告国家等级公路以外农机事故848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7%和5%。全国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2011年全国农机化发展好形势来之不易,成就令人鼓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农机化工作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广大农机工作者及农机手艰苦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农机化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工作一线的干部职工、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机手表示亲切的慰问!
今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谋全局重长远,努力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推动地方将国务院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纳入“十二五”相关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意见中,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立法后评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的目标和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等具体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农机安全检验、牌证发放等属于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部和各地制定印发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截至目前,已有15个省区市政府发布了贯彻国务院意见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其中新疆明确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总的看,各级政府对农机化的工作更加重视,农机化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二)严监管重规范,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补贴机具种类进一步扩大。我部将今年定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年,层层签订补贴实施责任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推进信息公开,完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了违规企业的不法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浙江艾格莱公司、河北双赢公司产品的补贴资格。各地查处了一批违规企业,净化了补贴产品市场环境,维护了诚信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自上而下全面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各地精心组织实施,规范操作,今年政策实施总体上启动早、措施实、进度快、效果好,全年共带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409.7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64万台(套),受益农户约439万户。购机补贴政策在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拉动内需、振兴农机工业等方面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抓发展重扶持,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认真开展农机合作社发展调研,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户,优化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布局,提高了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积极开展“企社共建”活动,培训合作社经理人、理事长,增强维修服务能力。黑龙江省加大投入,累计建设千万元级别的农机合作社558个,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河南等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支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浙江省对合作社进行信用登记评定,提高授信额度,解决信贷资金等困难。
(四)保进度重质量,精心组织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强化对“春耕”、“三夏”、“三秋”时节的农机化生产工作部署,加强信息引导,科学调度机具,协调柴油供应,发挥农机服务组织作用,着力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主要产区的农机化作业水平。“春耕”期间,各地组织2280多万台(套)农机投入“抗大旱保春管促丰收”活动,累计完成春耕春播12亿亩,其中农机抗旱灌溉面积超过8000万亩次,发挥了农机在抗灾夺丰收中的主力军作用。东北三省大力发展大棚育秧,新增机插秧面积1200多万亩,抢农时保进度效果明显。“三夏”期间,各地及时发布跨区作业市场信息,开展机具供需对接,组织50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抢收,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达32万台,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五大主产省的小麦机收水平均超过96%,小麦跨区机收秩序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三秋”期间,全国投入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作业的各类农机具超过2900万台(套),保障了秋粮收获顺利进行,也为明年夏季粮油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河北等12个省(区、市)落实10.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补贴区域由东北、华北拓展到黄淮地区,深松面积增幅超过15%,深松作业深度普遍达到25厘米以上。各地在加快机械化作业进度的同时,大力推行小麦播后镇压、秸秆粉碎还田、化肥深施等技术措施,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督,保证了农业生产质量的稳定提高。
(五)拓领域重融合,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积极开展农机科技创新,举办了多次农机化技术交流活动,玉米籽实收获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大型拖拉机动力换挡技术、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技术等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成果。组织多学科专家研究农机农艺融合难点问题,制定发布了甘蔗、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启动了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农机农艺融合长效工作机制。各地相继成立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河南、吉林等地农业、农机部门共同制定了主要作物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细则,为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各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机械化向产前、产后延伸,向经济作物、养殖业等领域拓展。山东、江苏推进经济作物、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化。山西新建15个柠条机械化平茬收割示范县。福建、浙江等地积极发展茶叶采摘和加工机械化。陕西大力发展秸秆饲草加工机械化和果品贮藏设施化。江西大力实施“农机上山”果业机械化工程。广西推广甘蔗种植、联合收获机械;云南、贵州等地大力推广烤烟移栽机械化技术。内蒙古、甘肃等地发展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六)强队伍重素质,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实施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组织“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技术专项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和政企联动培训等活动,全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618.7万人次,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18.6万人次,阳光工程农机培训35万人。举办首届全国农机技能竞赛,29个省区市近1000名选手参加了选拔活动,在检验培训成果的同时,激发了机手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热情,各地培训工作呈现出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江苏全面实施“361”人才培训计划,加强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工作。辽宁以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为突破口,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水稻插秧机和玉米收获机手的操作技能培训。湖北省农机局联合农业高等院校举办了7期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班。新疆实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农机行业人才培训建设项目,着力提高农机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全国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为建设现代农业和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七)尽职责重成效,全面加强农机监督管理。完善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制定修订了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实地安全检验办法、事故应急管理意见等规章。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机安全监管知识竞赛活动。加强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宏观指导,提出并分解落实“十二五”期末将拖拉机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提高到70%以上的目标。积极争取农机安全监理惠农政策,宁夏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县区开展农机免费管理,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实施农机保险保费补贴,甘肃白银、辽宁大连等地实行了免费发放牌证,浙江、江苏等地开展了免费实地安全检验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了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事故增多的势头。规范拖拉机牌证管理,严厉打击个别地方超范围、跨地区违规发放牌照的现象。规范开展农机试验鉴定、质量认证工作,公布了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进一步加强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开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及时处理农机质量投诉,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总的看,一年来的工作卓有成效,农机化发展形势喜人。展望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增长仍将保持较快步伐,农机化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工业支撑将更加有力,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较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农机化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关注度增高,对农机化系统规范高效落实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快速提升农机化的装备支撑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机总动力持续较快增长,对加强宏观调控引导、稳定提高机具利用效率效益、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形势、顺应农民群众新期待,对提升农机鉴定、推广、监理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农机化工作任务繁重。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满怀信心、坚定决心,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能弱、发展的措施不能减、发展的速度不能缓、发展的质量不能降,进一步巩固农机化发展的好形势。
二、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特别是农业科技进步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在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加、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风险挑战更加严峻。农业资源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依靠大量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继续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科技进步是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每一个农机工作者,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工作举措落实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行动中。
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也带来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新需求和发挥农机化作用的新空间。农业机械化正深刻影响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转变。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统防统治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离开现代农业机械光靠传统的人畜力根本无法实现。在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结构性下降的今天,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要与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农业机械化将最新工程技术和最高农业种植要求固化在农业机械产品和作业使用上,将面向千万单个农户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过程转变为以标准化的形式集中在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手或农机合作社成员身上。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从良种购置使用及耕种管防收全环节统一作业服务,科技入社就意味着科技直接到田,显著缩短了技术应用的传导链条,提升了农业技术推广到位质量。以农机作业能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先进农业科技的需求主体和应用主体。可以说,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这样紧迫。
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过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农业机械化要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进一步发挥关键载体作用,要在培育新型农民中进一步发挥核心纽带作用,要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中进一步发挥基础支撑作用,要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中进一步发挥重要推力作用。着眼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技进步,最大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科技进步。面对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机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农机化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力争实现适宜不同区域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油菜、棉花、甘蔗、花生、薯类和果蔬茶类等作物关键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基本定型并在主产区全面推广应用,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装备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节约型农机化技术进一步熟化,农机化技术有效供给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农民应用农机化技术装备的素质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做到“四个围绕,四个着力”:
第一,围绕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着力加快“三型”农机化装备技术研发推广。立足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针对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需求,以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为目标,重点突破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甘蔗等机械化技术瓶颈,形成适宜不同区域、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针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研发推广果蔬茶、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装备。针对丘陵山区种植制度多样、规模小、种植分散的特点,大力研发推广小型、轻简型农机化技术与装备。针对有效保护和开发草原的战略需求,重点发展草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针对促进节能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研发以精准变量作业技术为核心的高效农机装备,加快普及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土地深松、秸秆还田、高效施肥施药等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节地农机化技术。积极谋划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体系示范工程、经济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工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机械化技术示范工程等,努力改善农机化科技保障条件。
第二,围绕提高农机化技术应用水平,着力抓好三个主体建设。提高农机化技术到位率,关键要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重点要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基地等三个技术转化应用主体建设。一是加强公益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中央要求,明年要努力实现 “两个全覆盖、一个衔接”,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人员工资水平与同级事业单位相衔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机推广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机构,强化条件手段建设。引导推广机构围绕农民生产需求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认认真真了解、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二是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引导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应用新装备新技术,鼓励开展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育苗栽插、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植保、统一收获等五统一机械化作业服务,以生产环节的统一技术服务实现技术应用标准化、规模化。三是加强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展适应性试验和机具配套化研究,集成和融合机具、品种、栽培和农机化技术,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以配套促熟化、以熟化促简化,以简化促转化。
第三,围绕提高农机化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着力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打造农机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支人才队伍。一是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队伍,保障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农业机械化系统高效贯彻执行。二是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为目标,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推广示范项目,重点集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农机化科研人才及创新团队,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鉴定及安全监理人才队伍,保障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快速普及应用。三是以提高作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农机手驾驶操作、维护修理、经营服务、农艺知识培训,建设一支致富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四,围绕增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及服务活力,着力推进三个机制建设。机制创新是保障农机化科技发展的关键。一是完善联合协作机制。通过争取实施农机化重大科研项目和增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农机化技术专家数量等措施,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体系,完善科研、制造、教学和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机科研、农机企业、农机推广、农机鉴定、安全监理、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等单位和相关专家联合协作,定期沟通技术信息,及时有效联动,巩固科技创新应用合力。二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确定支持推广农机产品目录范围、补贴标准等措施,对符合农机化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重点扶持,使农机企业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投入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保护其技术创新积极性。对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农机化技术,要争取实行技术推广(作业)补贴,调动农民应用先进技术和开展作业服务积极性。三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改革农机化科技类项目立项评价机制,把解决农机化生产实际需求及成果覆盖率作为最主要的立项依据及验收依据,提升农机化科技管理的效率。探索在县及县以下推广机构建立量化到人的目标管理制度,提高推广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
希望同志们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效益,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物质装备支撑。
三、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做好2012年农机化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总基调,力争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以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为途径,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着力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力争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6%以上,水稻栽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超过28%、38%,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作业组织化程度、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装备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争取支持与狠抓落实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机化扶持政策。要千方百计争取好政策、新投入,又要扎扎实实去落实,才能赢得更多信任、得到更多支持。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不断把《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引向深入。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推动落实《意见》提出的农机化财政、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税费等扶持政策。目前尚未出台实施意见的省(区、市)要加快工作进度,积极争取早日发布。要抓住实施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专项的契机,争取落实和扩大农机深松整地、秸秆还田、育插秧等作业补贴资金规模。积极稳妥开展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办法。要按照《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谋划重大工程、争取加大投入。承担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批复使用资金,保证进度、保证质量。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问题,我想强调几点。总体上讲,补贴制度不断完善,操作基本规范,成效十分显著,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年河北、广西、重庆等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可以说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归纳起来,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个人收受贿赂,部分农机主管部门人员经不起诱惑,接受企业贿赂,为企业提供方便;二是单位违规收费,违规向企业收取推广费、服务费等;三是公职人员失职渎职,不执行规定,不履行职责,疏于监管;四是企业违规操作,部分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与不法人员勾结,弄虚作假,骗套补贴资金,组织倒卖机具。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五个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够到位、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廉政风险防控不够到位、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不够到位、工作经费保障不够到位。最根本的是政策执行不力、监管不力,一些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对下缺乏有效监督,失职渎职,甚至自身违法违纪。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纪律、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廉洁、高效地把这项强农惠农富农的好政策实施好、落实好。一是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农财两部的各项规定和部署要求,绝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定补贴实施工作绩效管理考评办法,加大对各省区市补贴工作情况的监督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二是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对实施中易产生权力寻租的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监督和制约措施;重点强化对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实施工作的监督,确保实施规范;与财政部门紧密合作,邀请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三是必须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以制约权力、严守法纪、规范操作为重点,着力构建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的腐败惩防体系,确保廉洁实施;及时公开补贴政策、程序、受益对象、实施进度等信息,确保阳光操作。四是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严格执行补贴产品经销商监管办法,及时查处和通报企业违规行为;实行行政问责制,督促地方政府严厉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总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到严肃纪律要求不松懈、严格执行规定不走样、严厉惩处违规不手软,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关键环节是提升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方法,整体推进是农机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充分发挥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的作用,加快推进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扩大油菜、花生、马铃薯、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播种、收获面积,努力促进农业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努力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逐步推进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业品初加工业、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水平。明年要试行畜牧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各地要认真做好相关统计工作。要继续加强主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提前做好机具检修、人员培训、柴油供应、信息服务等准备工作,积极参与农业抗灾救灾。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精心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保持重点区域的机具供需平衡,保持农机手的收益平稳增长,唱好农机作业的“四季歌”,高质量高速度完成全年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任务。
(三)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加快普及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要注重机具和技术的集成配套,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机制,又要注重示范典型引导,将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尽快推广、尽快发挥作用。争取加大对农机化科技项目投入,加速科技成果熟化集成和示范推广。实施全国农机化推广培训行动,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扩大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新技术实施范围。大力推进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示范区建设资金渠道,优先安排各类财政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适当向示范区倾斜。要协调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要采取政策倾斜、项目支持、技术帮扶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示范区的支持和指导力度,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带一片”,为争取有关投入、扩大示范规模奠定良好基础。各地要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机在集成农业技术、挖掘增产增收潜力、推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出台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规范和评价验收办法,建立示范区资格退出机制。加大示范区成果宣传力度,促进示范区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引领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
(四)积极培育与规范引导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服务组织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体,是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在扶持发展中促管理规范,在规范引导中谋良性发展。要进一步争取和扩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投入,落实税费减免、信贷支持、机库棚建设用地等扶持政策。继续深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建设活动,再推出一批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五有”农机合作社。推动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企业、金融企业开展“社企合作”,加快解决维修难、资金缺问题。全面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把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关,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提高维修企业服务能力。2012年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五周年。我部将以此为契机,组织召开一次全国农机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的成效经验,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推进农机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五)完善标准与严格把关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完善标准是提高农机质量水平的迫切需要,严格把关是维护标准严肃性的必须举措。以农机作业质量评价、安全使用规程为重点,加快农机化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做好标准的宣传与实施工作。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机质量投诉信息管理系统,遵循“属地管理、首问负责、就近处理、无偿服务”原则,及时受理和认真处理各类农机投诉。要严格规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加强对承担推广鉴定任务机构的工作考评,维护鉴定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做好补贴机具质量源头管理,加大对推广鉴定获证产品的质量跟踪,对质量问题突出、投诉集中的产品坚决取消推广目录资格。继续组织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和质量保障督导等工作,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六)强化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和改善服务两手抓,提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水平。要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加快建立报废淘汰回收制度。协调落实《条例》关于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关于将农机安全检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要求,大力改善执法装备条件,加快建立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制度。积极争取财政对农机安全保险保费给予补贴。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坚决制止无牌无证和未经检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投入农机作业。开展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做好拖拉机的界定和推广鉴定工作,严禁给非拖拉机发放拖拉机牌证,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与示范标兵”创建活动,进一步转变监理方式,提高监管能力,推出惠民便民措施,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机手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农机化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问题。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农机化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能、履行职责。强化宗旨意识,持之以恒开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三深入”活动,摸实情、解难题、求实效。强化责任意识,狠抓重点工作督导检查,确保政策、措施、服务 “三落实”。强化创新意识,敢闯敢试、勇攀新高,积极开展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强化反腐倡廉意识,全面推进农机化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始终把权力置于有效监督制约之下,确保廉洁从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系统文化建设,做好农机化信息宣传,大力弘扬“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优良作风,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农机行业环境,大力增进系统内、外团结协作,把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上来。
同志们,农业机械化工作使命光荣,任务繁重。我们农机化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弘扬优良作风,如履薄冰尽职责、心无旁骛抓落实、创先争优求绩效,切实落实农机化好政策、维护农机化系统好形象、巩固农机化发展好形势,扎实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为在工业化、城镇化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1年12月29日 北京)
|
|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 [16029]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