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陈巳副主任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 |
2006-1-16 |
|
|
|
突出重点 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2006年1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农机专业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农机专业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明确目标,落实今年农机工作任务。两天来,大家列席了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听取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守臣主任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农机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5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里,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农机部门共同努力,勇于开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全省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总产创516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购机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去年,国家在我省30个县(市、区)安排购机补贴资金1500万元,投入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玉米机械化高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220万元,这是历史上国家对我省农机化投入最多的一年。各县(市)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正确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购机补贴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深入民心。通过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带动地方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近500万元,拉动农户自筹资金460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近2000户,购置农机具1275台(件、部)。由于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和项目带动作用,大大激发了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农机装备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机械作业水平得到提高。据统计,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达14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4%;大中型拖拉机已达9万台,比上年增长37%;拖拉机配套农具达161.5万台(部),比上年增长14.3%,农机装备增长幅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水稻机械收获水平达到10%;机械耕整地作业水平达到73.5%;机械播种作业水平达到54%。 (二)乡镇农机站改革初见成效,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 一是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机区域站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建立区域性农机站是顺应农村体制改革,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推广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做好乡镇农机站改革的准备工作,省里组成调查组,深入到四个试点县及长春、吉林、白山和松原的部分县(市)进行调研,对全省乡镇农机站的沿革情况、机构设置、人员构成以及几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了解和认真总结。各地都把乡镇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配合,主动汇报,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经积极协调和争取,全省乡镇农机站改革列入了税费改革总体方案。各地按照区域指导、系统管理、公益服务、专业配置的原则,根据农村区域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对农业机械的需要对农机站进行合理设置。改革后的农机站其人、才、物“三权”在上,统一由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通过这次改革,全省农机推广体系得到了加强,为全面提升农机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是积极引导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步伐加快。大力发展股份制农机生产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租赁公司,是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推进土地流转和生产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的有效途径;也是壮大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实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机整体装备水平的有效载体。这也是去年省里提出“四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地按照省里的要求,不断探索,积极培植扶持新典型。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榆树、公主岭、九台、扶余、大安建立了水稻、玉米等5个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柳河、延吉等县市利用国家投资建立了农机租赁公司;辽源市、延边州、敦化市还成立了农机协会,组织农机大户实施跨区作业,这为全省农机服务合作组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省已建立了比较规范、有一定规模的农机股份生产合作社56个,农机作业(租赁)公司23个,各类农机协会20个。 三是农机信息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服务手段得到加强。去年省里建立了农机信息网站,开通了吉林农机信息网,并为九个地区配备了微机,各县市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延边州、长春市和敦化市建立了农机信息网站。一年来,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共在网上发布信息近5000条,其中有100多条信息被农业部采用。网站的开通拓宽了吉林农机对外的宣传窗口,为领导决策、农机企业、农机基层和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尤其是在今年的购机补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针对玉米机收环节,积极探索技术引进推广新途径 我省是全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受机械收获薄弱环节的瓶颈制约,全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为加快我省玉米收获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步伐,突破玉米机收薄弱环节的瓶颈制约,省里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研讨会和机具选型会,邀请省内外专家把脉会诊。组织有关人员赴先进省份学习考察玉米机收推广模式和做法,深入生产企业对接技术,寻求合作方式。选择国内5家知名企业的定型产品在我省进行了适应性试验和测试,针对我省耕作方式和作物生长特点,向生产企业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和建议。经专家论证,确定了近期我省玉米收获的主选机型和推广模式。经过积极协调和多方面努力,目前我省农机企业已与山东兖州国丰机械有限公司、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荣城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这些企业在我省合作建厂后,在原有机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机械的适应性技术改造和创新,随着我省配套机械耕作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玉米机械收获近期内即可在我省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显现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我省西部干旱地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是旱作节水农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抗旱保苗,粮食增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省政府又投入1450万元水利抗旱专项资金,用于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和机具的推广。6月16日,李岚清同志到吉林考察,专门听取了我省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工作情况,对我省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一年来,在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机械深松、大垅双行种植、水田旋耕、机械深施化肥等一系列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和机具在全省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去年,全省新增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30台,在全省36个县(市)示范,处理种子24.7万公斤,示范面积近8000公顷,玉米、水稻、大豆以及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据调查,经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后的粮食作物,平均增产超过5%,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这些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应用,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二、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扶持政策,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机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形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胸怀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全局,来谋划全省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大计。 (一)认清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社会关心农民、扶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和新阶段。 从经济条件看,加速发展农机化的经济基础已经基本具备。一是购买农机已成为农民的致富门路之一,二是某些农机作业价格已经低于雇工价格,农民购机和使用农机的热情持续升温。从技术条件看,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农机与农艺相适应,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当前,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我省和全国一样已经开始进入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明确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部署,这给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对我们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是实施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农机化新的内涵,我们各级农机部门必须重新认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服务“三农”的角度全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二)拓宽视野,创新思路,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 第一,发展农机化,必须树立大农机的战略思想。大农机就是立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实现小康的农机发展观,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农机化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彻底解决习惯于凭老方式、老办法、老经验想事情、做工作和工作缺乏全局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在工作中努力做到:考虑问题要有新思路,分析问题要有新角度,解决问题要有新办法,处理问题有要新举措,提出问题要有新认识,总结典型要有新经验。认真查找农机化工作中哪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发展市场经济、现代大农业相悖,哪些思想观念跟不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深化农机改革的意识,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危机意识。 第二,要扩大农机化发展空间,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与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实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以中部粮食主产区全程机械化为龙头,带动西部畜牧机械化和东部山区特色产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力示范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旱作节水等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实现玉米机收大突破;水稻机插(收)大跨越;畜牧、特产机械化大提升;农机经营合作组织大发展。 第三,强化农机服务体系创新,提升农机服务能力。一是要注重培植基层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生产合作组织,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机大户的发展,使其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增长点,增强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二是要深化农机化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机制,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农机推广部门要加强同省内外农机科研单位、主要农机企业的联系,勇于探索技术推广合作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机化技术,突破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三是要创新农机化管理体系,面向大农机实施依法管理。加强农机产品及技术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加强农机流通、维修、作业等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农业机械化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搞好外埠农机产品在我省使用中的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质量跟踪调查。四是构建农机化信息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实现省、市、县农机管理部门、重点科研院所、大型农机市场、农机生产企业等单位的相互链接、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全省完整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以信息化促进农机化。 (三)把握机遇,增强意识,找准农机化发展的突破口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途径。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对农机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再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发展农机化必须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目标,农民群众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是否真正达到农民满意是标准。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效益为动力,市场为导向,正确引导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我们要用好国家的政策、用足国家的政策,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使得农业机械能够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这是农机化发展的支撑点。只有农机化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这项事业的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2.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找准农机化的定位和重点。农艺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机械是先进农艺技术的载体,农机与农艺结合得越紧密,农机化的作用就越突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越强。在工作定位上,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农机节本增效这篇大文章,促进农业生产节种、节肥、节水、节药、节油,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 3.加强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总结和探索农机化的运行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好的经营和管理体制,即使投入再多,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农机化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市场经济这一根本点,在农机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市场管理、新技术推广等多方面进行创新,积极发展农机大户(联户),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成分的股份制农机合作组织,特别是要重点发展股份制农机化生产合作社、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或租赁服务公司。“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下大气力抓好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区域性农机服务站、股份制农机化生产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公司(或农机租赁服务公司)的“四个一”建设工程。 4.强化农机队伍的素质建设,提升农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农机行政能力建设,积极应对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是当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提高科学判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能力,将农机化工作纳入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局来认识和考虑,把握农机化发展的规律,科学谋划农机化的各项工作。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改变工作手段,推进行风建设,提高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管理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目前全省农机化工作差异很大,有的县、市工作突出、特点鲜明,而部分县市工作严重滞后,有的甚至不作为,吃、拿、卡、要,我认为其关键所在是领导的责任意识问题。今后我们农机系统必须做到政令畅通,有令则行,有禁必止,高效廉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表彰了镇赉、敦化、榆树等15个先进县(市),省里也给予了适当的物资奖励,可以说他们走在了全省农机系统的前列。在此,我也希望受表彰的县(市),以此为动力,总结经验,积极进取,切实起到表率作用。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2006年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2006年全省农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整体提升全省农机化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加快玉米、水稻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机经营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生产效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概括起来“六句话,二十四个字”,即:政府扶持,市场推动,面上提升,重点突破,先进适用,创新体系。 去年我们提出了“两区、一社、两公司”的工作重点,今年进一步规范为“四个一”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抓好这项工作,是推进农机化进程的有效手段和总抓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和领导农机化工作的有效运行载体。从一年的运行情况看,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各级农机部门对抓“四个一”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表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按照实际要求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要强力推进这项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当作项目来抓,各县(市)要有创新和突破,要有工作亮点。 2006年总体工作目标是:全省建设15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其中水稻3个、大豆2个、玉米10个,作业示范面积300万亩;建立农机股份制生产合作社50个,农机作业公司(或租赁公司)20个;重点建设农机区域站20个。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全省上下要共同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做好农机法规建设。一是重点抓好《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积极做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反馈和情况汇总,向省人大、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做好汇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争取一季度颁布实施。二是进一步完善《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加快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的草拟稿,并及时向省政府报送,以省政府名义下发全省执行。 (二)着力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是一项社会影响大,政策性强的工作,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规模。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务求实效。按照国家的要求,今年农机补贴政策重点向优势农产品产区倾斜,补贴对象重点向农机大户和农机生产合作组织倾斜,补贴资金向重点作物的关键环节倾斜,解决主要作物机械化“瓶颈”问题。县级农机部门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布局,按照省里“四个一”的建设重点,正确引导农民购置机具,优化装备结构,促进农机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各地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的支持,多渠道争取投入,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目标要求,强化乡(镇)农机区域建站建设,增强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农机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与建设,组织建立农机服务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抓好农机经营组织创新的典型培育,引导农机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农机服务实体。今年省里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召开全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农机生产合作组织的发展。 (四)着力对机械作业的关键环节进行突破。加快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对玉米机械收获、水稻机械插秧等关键作业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各地要搞好水稻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规划,重点进行水稻机插秧的示范和推广。今年省里将集中力量建设好5个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与示范基地县。各县也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抓好区域内的试验示范点。通过试点项目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加快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步伐,在玉米主产区进行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示范,探索推广应用模式和途径。加快机械耕作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国家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组织进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总结完善不同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部份县市进行大面积试点。 (五)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今年省里将进一步争取资金,加大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切实做好农机统计、信息采集等信息建设的基础工作,完善管理和服务手段,提高统计分析的应用水平,推进全省农机化信息体系的健康发展。各地要加强领导,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信息网络服务步伐,完成各地区、重点县网络信息化平台联网建设工作,实现省、地、县三级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网络化,加快农机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 (六)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开拓农机作业市场。各地要以农机跨区作业为载体,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积极探索和培育水稻、大豆机械收获等农机作业市场,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管理力度,力争使跨区作业在规模、秩序、效益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七)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各地要有计划的组织农机系统管理干部和农机大户、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以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为突破口,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以保障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以及增强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 (八)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各级农机部门要深入开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机化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努力提高驾驭农机化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机系统政行风建设。 要高质量地完成2006年的各项任务,我认为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领导重视是关键、政策法规是保障、贴近经济是方向、发展创新是源泉、踏实苦干是出路”这样的原则。这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遵循的原则。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也是全面推进农机化工作的创新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任务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协作,形成合力,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农机化工作新局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农委向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和支持我省农机化事业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谢谢大家!
|
|
作者/出处:吉林省农委农机处
阅读次数 [15981]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