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吉县以建设农业强县为目标,持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在产业布局方面,永吉县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已建成23个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三条产业长廊:302国道沿线的新特产业带,以功能性水稻和紫苏为主;202国道沿线的传统产业带,重点发展人参、葡萄和柞蚕;206省道沿线的林果产业带,主打大榛子、龙丰果和树莓,总规模达18.2万亩。此外,还建成“万亩果园、万亩榛园、万亩苗木、千亩药园”基地,打造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无土栽培果蔬工厂和全国最大的苏子全产业链基地,园艺特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
永吉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培育了41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永吉品牌”矩阵,有效增强产业竞争力。其中,“永吉紫苏”占据韩国消费市场70%份额,“永吉柞蚕”种蚕供应占全国70%,“万昌大米”品牌价值达66.7亿元。
同时,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等业态融合,发展农耕体验、休闲采摘、温泉养生、民俗风情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了归耒、一壶山房等特色主题民宿,实施了民族民俗博物馆、占东沟水库风景区、稻梦空间站、满族渔猎文化体验区等项目,形成了多点连线的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在生产体系方面,强化生产要素完善升级。永吉县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探索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推动经营主体严格把控种子选育、测土施肥、病害防治、农机作业、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环节,实行“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农户”方式,农业现代化核心区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100%。黑土地保护实现全覆盖,建成高标准农田90.5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76.69%。
永吉县还坚持科技兴农,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以袁隆平粳稻试验基地为核心的种业自主创新体系,做大做强育种企业繁育规模。深化数智农业转型,与多家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了“星天地一体”的数字农业体系,提升“吉农经管”数字化平台应用水平,全县农业信息化率达到10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在经营体系方面,永吉县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保联系、服务清单等机制,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年均增长15%,农业现代化核心区内土地规模经营达到70%,农业综合产出效益提高20%以上;创新模式推动主体发展,创新设立全省首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集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权交易、土地流转、融资担保四大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市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交易量、交易额长期位居地区首位、全省前列。(马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