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河南济源市:汉墓惊现“机械化”粮食加工作坊  | 
                 
                
                  | 2006-11-15 | 
                 
                
                   | 
                 
                
                   | 
                 
                
                   | 
                 
                
                  
                      
                        | 
                水冲式猪圈、具有流水作业线的粮食加工作坊……11月14日,记者在济源看到,该市刚刚出土的一批西汉文物,不仅做工考究,线条精美,而且大都具有相当的“机械化”。据介绍,11月6日,克井镇西许村农民在村里开挖引水管道时,无意中挖出了几件文物。经报告,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对此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了35件西汉文物。一个水冲式陶猪圈,堪称现代绿色养殖业的雏形。供猪休息用的猪舍、吃食用的猪棚、活动用的空地,空地下方两个不同方位的“排污孔”,可把猪圈冲洗得干干净净,达到“环保无污染”的要求。    一个陶制粮食加工作坊最为经典。前方为一个杠杆式舂米器,舂米器下方为碓臼。去掉皮的糙米可从“天窗”倒入后边的风箱,位于风箱入口的风轮同时转动,轮转风起,米糠被吹向风箱尾部,净米则自然流到底部。据参与发掘的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曹国旺介绍,专家普遍认为以流水作业式碓房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农业机械文明多出现于明代,而济源出土的陶制“机械化”粮食加工作坊,则说明我国西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的机械化水平,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高度发达。    能证明西汉农业机械文明较为发达的还有同时出土的大型陶水井、三眼陶灶、带盖陶樽等珍贵文物。   | 
                       
                    |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13505]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