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领导讲话
请选择字号【 】 
 
宗锦耀在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2008-10-15


(2008年9月28日 长春 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中级阶段的第一年。即将召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是建国五十周年。如今全党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这个时机我们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意义深远而重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前不久在考察河南农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设农机化示范区、示范基地的要求,全面总结一年来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昨天,大家在长春市九台、榆树考察了示范区建设情况,参观了“三秋”机械化收获现场。刚才,有8个省(区、市、县)示范区的典型代表发言,这些经验都很好,深受启发,希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这些经验都汇编在这本交流材料里面。本来这个会议张桃林副部长要来的,最近大家都知道,出了奶粉事件,农业部所有的部长,都下去搞奶站的整顿和饲料的整顿、督察。所以他委托我代表他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农机化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去年,我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100个县市和农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同时把吉林列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省。根据领导的要求,重庆也开展全国农业机械化山区机械化的探索。开展示范区建设,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对于促进新时期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示范区是促进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迫切需要。2007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2.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降至38%,按照专家提供的一个评价指标,我国已经进入了农机化的中级阶段。也就是耕种收水平40-60%这个阶段,第一产业劳动力由40%降到20% 这个中级阶段。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机化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又强调,现在国家有农机补贴政策,农民购买农机积极性高,农机企业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期。要求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次考察是为十七届三中全会作思想和理论准备。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回良玉副总理也多次要求狠抓农业机械化。他说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中一件带有方向性的大事,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同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说法,比如说在农村,农民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机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民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今年中央1号文件也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1号文件标题就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去年的1号文件是发展现代农业,把农机化作为现代农业的必要的范畴应用,提高“三”水平,提高“三”率。要提高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就业率,离开农机化都是搞不成的。还要提高农业素质、竞争力和效率。所以实现新时期农机化快速、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根据已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的经验,中级阶段后,农机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农机具的有效供给不足,体制机制性障碍都会显现出来。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和各种矛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加强农机化管理、完善农机化促进政策、提高引导调控农机化发展能力方面积累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这个道路我们进行总结概括,就是要政府扶持、示范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地提高效率,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建设农机化示范区就是要在农机化技术集成、机具研发推广、管理方式、服务模式、投入机制等方面进行创造性探索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这样有利于推进新阶段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示范区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大家知道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最主要的标志是变化了几个方面:一个是农产品的供给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供求平衡,供应有余,转变为供求偏紧、价格攀升。对国际的农产品市场依赖度和紧密度越来越明显,所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难度不断加大。这是一个变化,也就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品种已经供给偏紧,像油菜等油料品种,包括玉米、饲料粮。第二个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的转变。过去劳动力多的不得了,都在土地上,现在出现了结构性短缺。现在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非常突出,劳动力多数向二、三产业转移,如果机械不能替代人工,是对农业巨大的威胁。第三个重大变化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进入一种城乡均等的关系,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密集发展的关系。过去是通过剪刀差,向农民索取,向农业所求,支持工业,现在反过来,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际上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市居民和农民均等的关系。这些变化就给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可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农机化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九亿农民找饭吃的局面,推进土地的流转。所以农机化作业是解放劳动力,同时使农业能够实现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家庭联产承包,第二次飞跃要实现总体上流转,家庭联产承包不能变,前提就是农机能跟上。昨天我们也看了,榆树那个村,农机化是很好的途径。一个农机合作社,把全社的土地,统统管理起来,代种、代耕、代收,劳动力就出去搞二、三产业。所以农机化既是农业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是二三产业、城镇发展、工业化发展的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还不高,装备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机化综合水平还处在中级阶段,粮食作物中,除了小麦耕种收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以外,玉米机收率还很低,去年只有7.2% ,今年能达到11%左右,水稻机插去年是11.1%,水稻的机收只有46%。所以严重制约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尤其是玉米机收水平和水稻机插水平。其他作物中,油菜机收的水平还很低,棉花采摘在新疆刚刚破题。林果业、畜牧业、渔业机械化以及设施农业等方面,有的还没有破题,有的有待于深入发展;从区域发展看,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而丘陵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初级阶段。重庆和四川都很低,黑龙江、新疆水平最高,达到80-90%,黑龙江农垦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基本实现机械化。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就是主动适应新形势,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领域率先取得发展,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建立机制。基于这个考虑,按照促进法和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我们去年开始建设示范区。各省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三)建设示范区是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和新型农机具普及应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是农业科学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的重要载体。许多农业科技需要农机做载体来实施。我部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广11项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包括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秸秆综合利用,环保等都需要靠农机来实施。前不久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植保机械化的工作。植保机械化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农民的生命安全。植保机械还存在靠手动,雾化不均匀,造成农药的残留,跑、冒、滴、漏严重等现象,所以要加快农业植保的机械化,这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农业生态环境。但目前这些农机化技术推广运用的广度、深度还不够,一些技术和机具研发滞后,推广应用不快。如:玉米机收瓶颈未完全突破,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研发滞后,杂交稻、超级稻插秧和免耕栽培机具、技术还不够成熟,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丘陵山区需要的小型、轻便、耐用的农机具满足不了要求;棉花、甘蔗、马铃薯、油菜收获等高性能农机具有的处于研发和初步推广阶段,有的还是空白。例如玉米收获机械,在山东、河北等地基本成熟,但是到了东北,由于品种问题、耕作制度问题,即垄作制,品种是长的高、较粗,对机具要求较高,需要选择适应地方的机具进行适应性试验、示范推广。我问了一下陈巳主任,海山还行吧,依靠省局引进来,通过试验,从农艺上选择适应农机化的收获机。这些都需要充分发挥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的作用,积极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研究开发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通过在示范区的试验集成,完善机械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不断改进质量,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开展示范区建设,建立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可以推动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和新型农机具研发推广。咱们国家还处在农机和农艺结合相互适应的阶段,才展开农艺来适应农机,这是国外的规律,在我国还有个是思想转变的过程。
  (四)建设示范区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综合机械化水平每年都以2个左右的百分点增长。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既有政府的因势利导,积极扶持,更有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强烈需求;既有农机研究院所和工业企业的不懈努力,也有农民和农机户以及农机服务组织的重要贡献;既有农机具在品种、结构、质量方面的全面进步,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保障。农业要增产,不光是品种,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相结合,这些因素都有关系,增产技术就是集成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在农业机械化上的支持政策与农业发展对机械化的需求还不对称,农机化管理体制、服务机制和投入机制尚不完善。要将目前的发展态势保持下去,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更大进步。开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可以积极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创新和发展经验。多年以来,我们在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组织,探索跨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昨天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农机不是家家户户的农机,它是依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尤其是农机合作社。从作业上看要实现社会化,特别我们创造了跨区作业,跨区机收小麦可以作为代表,现在水稻、玉米、都要跨区,机耕也要跨区、机播也要跨区,其他作业环节都要跨区,这样做才能提高作业效率。否则就闲置在那里,有机户没活干,无机户没人干。但我国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如何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一个区域全面推开,需要各地加大示范创新力度,看准的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总结完善服务模式和机制。二是可以积极探索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经验。近年来,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极大提高,机具保有量快速增长。但农机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试验鉴定、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农机维修、机库棚、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滞后,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购机补贴效果很好,抓住了农民更新的积极性。现在又提出了作业补贴,正在培育作业市场,鼓励深松、机收、机插秧。象浙江、黑龙江挺好,探索作业补贴,现在吉林也开始了,要拿出一笔钱来,补贴深松,深松与不深松在同等条件下,通过打破犁底层,抗旱保水,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机插秧和其他插秧以及抛秧相比,公顷能增产100斤。所以说,这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但是我们的技术推广、应用,还有基本建设,配套支持上还远远不够。三是可以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的经验。目前,农机化政策扶持体系和投入机制尚不完善,需要吸引金融资本、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农机化。建设农机化示范区,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刚才吉林也介绍了,利用信贷资金来进行示范区建设,签订了协议。
总之,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机化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也给农机化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机遇。开展示范区建设是农机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走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是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再从高一点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抓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二、认真总结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经验
  一年多来,各地因地制宜,求实创新,认真实践,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全国示范区建设为引导,带动了省地县多层次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全国100个示范区建设布局广泛,示范内容全面,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各具特色,平原、丘陵、山区、牧区均有覆盖,示范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其中有80个示范区进行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51个示范区进行了油菜、花生、棉花、薯类、茶叶、甘蔗、蔬菜等特色作物机械化示范,24个示范区进行了畜牧业、渔业生产机械化示范,15个示范区开展了林果业机械化示范,19个开展了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示范。最近农业部也发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意见。许多省以全国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又确定了一批省级、地级、县级示范区,形成了多层次的示范网点,全面推进本省示范区建设工作,在更大的范围探索农机化发展模式与经验。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步伐。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成效显著。各地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将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作为示范重点,在重点作物和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黑龙江、吉林省的几个示范区,着力解决土地板结严重,犁底层逐年上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越来越弱的难题,大力开展机械深松技术和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粮食增产能力得以提升。另外,针对水稻育插秧、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各示范区采取加大示范培训和购机补贴力度,加快了推进步伐,促进了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二是经济作物等特色机械化示范全面展开。湖南、安徽、广西、青海、云南、新疆兵团、上海等省(区)在茶叶、油菜、甘蔗、蚕豆、马铃薯、烤烟、粮食烘干、保护性耕作以及农机节能减排等多作物、多环节、多领域开展示范,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机具、新技术,促进了当地特色作物的发展。三是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示范取得新进展。如新疆新源县在新源镇等5个乡镇建立了11个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区和5个玉米青贮示范区,现代畜牧业机械化的雏形已经具备。内蒙古就在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的机械化示范。广东省番禺区针对水产养殖面积大,养殖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实际,加大水产养殖机械的推广力度,2007年共推广增养机、抛料机、饲料搅拌机等养殖机械2500多台套,促进了番禺区优质水产养殖的发展。四是林果业机械化示范亮点突出。陕西白水县立足果业发展,在6个村建设5万亩机械化示范推广区,核心示范区的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90%,极大促进了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山区机械化示范开始破题。重庆、福建、吉林、贵州、云南等省(区、市)在山区半山区机械化方面开展示范,收到好的效果。如福建省建宁县抓住水稻、烟叶、建莲等主要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
  (三)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促进了示范区农机装备水平的大幅提升。各示范区坚持走速度、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路子,把落实好购机补贴政策作为重要抓手,在确保农机总量稳步增加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好农机装备结构。许多省份一方面提高了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等新式农机具的单机补贴额度,促进了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省级补贴目录,加大地方财政补贴力度,在示范区内开展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机产品补贴工作,较好地促进了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吉林省示范区新增大型农机具1.4万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4600台,玉米收获机1100台,水稻插秧机1000台,水稻收获机700台,播种机1200台,其它机具5400台,大幅度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抓住重点环节和特色作物,不仅增加了400多台大马力拖拉机、128台水稻插秧机,而且也购置了100多台适合地方需求的甘蔗中耕培土机,做到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
  (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进了农机化管理机制和服务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广泛开展农机化技术示范的同时,各省还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服务形式。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广西、湖南、安徽、贵州等省(区、市)的示范区在这些方面做的较好,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吉林省榆树市积极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五棵树镇合发村对原农机队经营机制进行改革,采取农民承包土地入股、个人资金入股等办法,成立农机合作社,全村一半以上的土地得到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不仅承担了全村的农机作业,还开展对外农机作业和工程开发;不仅合作社本身实现了可喜的经营效益,2007年实现利润45万元,而且促进了全村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内蒙古在示范区实施机械化规模生产方式示范,组织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订单服务、承包作业、承包经营土地,实现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机械化作业面积341万亩,全区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2000万亩以上,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8.7%。黑龙江垦区在创新农机化管理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如红星农场运用“3S”(GPS、GIS、RS)技术,开展农机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农机化“120”服务。
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和可喜的成效,各地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更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高度重视,是搞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关键。全国100个农机化示范区确定以后,大多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各地的实践看,凡是政府重视的地方,示范区建设工作就开展得好。如,吉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吉林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做出安排,省政府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资金投入、建设规划、建设内容等进行研究和部署;湖北省委省政府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统筹安排,由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山东、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许多示范区所在的市县成立了政府领导挂帅、多部门参与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将示范区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措施。这些地方由于政府的重视,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措施就能得到保障,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科学制订规划,是实现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目标的基础。制订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对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进行十分重要。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可以理清建设思路和方法,明确目标和任务,使农机化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各示范区按照农业部“要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措施。有的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方案由省农机局统一组织力量协助编制,有的示范区是由市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编制。在规划和方案制订过程中,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以及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广泛争取投入,是确保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的保障。开展示范区建设需要必要的资金投入。尽管示范区建设刚一年时间,各示范区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在拓展投入渠道,促进完善示范区发展机制方面,探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取得了好的经验。一是争取政府投入,引导农民参与示范建设。据不完全统计,除购机补贴资金外,全国100个示范区中有55个示范区积极争取到地方政府示范推广资金1亿多元。宁波的余姚市、广西武鸣县还发挥示范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分别达到800万元和2500万元。二是吸引工商企业投资。浙江省路桥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引导工商企业投资8000多万元兴办农机服务产业,并在该区建立了首家由工商企业投资组建的农机合作社---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内蒙古自治区制订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机科研、生产、营销、维修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三是争取金融支持。吉林省农机局积极协调农行,并签署框架协议,争取信贷资金扶持示范区建设。福建省建宁县财政部门积极帮助协调农业银行、信用社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户购置新机具给予优惠贷款;湖北省荆门市积极探索购机贷款担保模式,采取联保基金担保、农机具抵押担保、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提供担保等办法,支持农户购买大型农机具。四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黑龙江省富锦市实施了2个“利用外资贷款组建现代农机合作社”项目;云南省沾益县利用“韩国实物贷款项目”,引进农机设备总值550万元。
  ——注重宣传引导,是形成示范区建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强宣传引导,搞好农民和机手培训,对营造示范区建设良好氛围,扩大示范区建设的影响,使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农机化发展,使广大农民认识和接受农机化新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有着重要作用。各示范区利用多种渠道、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农机化法规、政策,宣传农机化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宣传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农机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现场会、培训班、技术咨询等活动,将农机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手中。许多示范区将农机化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工程、科技入户等项目实施,加快了农机化技术的普及推广。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取得的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地方对示范区建设还不够重视,有的还没有制订建设规划,有的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具体措施。二是一些地方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尚未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有的仅寄希望于国家的投入,争取地方及各界的支持的主动性不够,力度不够。三是一些地方示范区建设思路不够清晰,建设目标不明确,示范特点不突出。四是有的地方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程度低,农民在示范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发挥不够。我们的推广站主要应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他们不是主体,农民才是主体,政府也不是建设主体,政府主要起引导,扶持作用。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既要总结经验,又要继续探索。要深化认识,理清思路,大胆实践,在示范区建设中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经验。
  三、扎实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认真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围绕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普及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机应用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农机管理,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全方位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争取到2012年末,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农机化科技综合集成应用基地、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农业机械化实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典型样板。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根据上述思路,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科学制定完善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方案。示范区建设是一项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工作,而不能理解为实施一个简单的项目。这项工作需要有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各示范区要根据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论述和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总结去年建设成效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和完善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方案。规划和方案内容应包括建设思路、示范目标、示范重点、示范项目、具体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等。建设目标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切实可行,不要贪大求全,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各省(区、市)要对各示范区规划和方案审核把关,也可以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增加省级示范区,扩大示范范围。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指导,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第二,以地区优势和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因地制宜选择示范内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着东西差距和南北差异。示范区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农机化发展的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选择不同的示范领域和重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北方平原地区和农垦系统的示范区要先行一步,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南方丘陵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农业各产业中,主要粮食作物示范区要立足全程机械化,主攻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畜牧业、渔业机械化要结合健康养殖、标准化养殖,积极推进机械化;油菜、棉花、糖料等特色经济作物以及林果业机械化,要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其他领域也要积极探索。各示范区建设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条件成熟的,进行整村、整乡、整县推进。
  第三,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集成应用为目标,积极探索推广新机制。各示范区要充分挖掘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新成果,建立完善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模式,鼓励创新,注重集成,推进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示范区的转化应用。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农作制度的多样性,特别重视农机、农艺技术相结合,加强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形成农机促进农艺措施变革、农艺促进农机具改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要探索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的新路子,发挥各级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构建多方协作、适应市场需求、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要建立不同层次的专家辅助决策咨询和技术巡回指导机制,发挥各类专家的积极性,认真总结推广适合当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
  第四,以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核心,不断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使农机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相适应,提高家庭经营生产力水平。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租赁股份公司等,可以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各示范区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试点,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协会等新型服务组织。要积极探索服务形式、完善服务机制,推进定单作业、承包服务、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等服务方式,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提高四个方面的质量,农机产品的质量、作业的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
  第五,以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重点,努力拓宽示范区建设资金渠道。示范区建设实行部省共建,地方主抓、协同推进的建设机制。各示范区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不能靠国家花钱买一个示范区,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增强示范区建设动力。一要整合农机化扶持政策和项目在示范区实施。购机补贴资金、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油菜、马铃薯、花生机械化等重大技术推广、保护性耕作、农业科技示范场、机械化旱作节水、阳光工程、科技入户等农业部在全国实施的项目,要重点向示范区倾斜,各省(区、市)的财政和基本建设项目也要向示范区倾斜。二要积极争取信贷资金、社会工商资本的支持,鼓励农机制造企业等社会各界采取合作建设等多种形式开展示范区建设,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三要发挥农民对农机化投入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服务,引导农机手、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投入到示范区建设中来。
  第六,以示范区建设实践为基础,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在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并上升为系统的理论,转化为指导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也要通过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善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有利于农机化发展、顺利农机化发展的一些制度。要主动发挥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对示范区建设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探索农机化发展的规律,完善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理论体系。同时,要广泛开展示范区建设宣传,形成合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示范区建设是农机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促进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河南农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化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农机化要在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要按照孙政才部长7月份在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做到“开阔眼界、放宽胸怀,创新思路、提高效能,超前谋划、把握主动,强化协调、形成合力”。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把示范区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出处:吉林省农机局 阅读次数 [1602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宋建武在推动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经验交流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和典型发言材料
 宋建武副司长在“三秋”农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
 冀名峰在2022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张桃林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典型发言材料
 王甲云副司长在全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
 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唐仁健在2021年全国“三夏”小麦机收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张桃林在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在行走式节水灌溉抗旱保春播现场会上的讲话 [29177]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陈巳副主任在全省农机推广站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9080]
省农委副主任陈巳在落实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924]
省委副书记林炎志在全省春耕播种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8698]
陈巳副主任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摘要) [28441]
省政府副秘书长冯巍在全省农机秋翻整地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8185]
陈巳副主任在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093]
王智才司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节选) [28030]
王智才司长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7801]
张天佐副司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节选) [27727]
   

江源农业机械化信息网